富达观点:关注美国债券的三大理由

在2024年至今,投资者持有美国债券就如一种没有回报的期待。早在去年12月,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已经多次强烈暗示,期待已久的政策「转向」即将到来,联储局很快便会开始减息。自此,美国的通胀持续高企推迟了减息。与此同时,由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疲软且通胀指标降温,美国以外的已发展市场债券表现优异。息差已经达到极端水平,而且市场一致认为这种状况将会持续下去。 我们认为,在普遍市场陷入困惑之际,有利美国债券的条件已经成熟,有望迎来出色表现。当然,需要一些催化因素来改变现状。我们认为有三个潜在因素。
第一个因素:美国核心通胀持续降温美国核心消费物价通胀于4月份创三年新低,并录得自去年10月份以来首次按月跌幅。我们有充分的理由预期核心服务和商品的通胀走势将持续下行。核心服务通胀的一大成分是业主等价租金(OER),即拥有物业的业主因为居住在有关物业所支付的租金。虽然这不能直接反映业主实际支付的费用,但仍会影响通胀数据,从而影响货币政策。领先指标显示业主等价租金应会持续下降:图1显示新租户重复租金(NTRR)指数,是根据最近搬家的租户的租约计算,因此倾向导致整体平均租金变化。
(以下图表引用自基金公司网站,以繁体中文展示)Picture19.jpg此外,核心商品的价格仍然远高于符合实际投入成本通胀的水平。因此,假如需求放缓,应会推动通胀持续下降,从而为联储局带来更多减息空间。第二个因素:美国消费者面临压力崩溃我们认为,需求放缓实属必然,只是不知何时发生。越来越少美国人能够继续以疫情爆发后的方式消费。众所周知,低收入消费者已经面临压力,但中等收入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长仅为2023年水平的25%,而且过剩储蓄已经耗尽,生活成本压力持续存在。Picture20.jpg
随着消费者感受到成本上涨的压力,从事多份工作以跟上通胀步伐的人数也稳步增加。然而,这种情况不可能无限期持续。
第三个因素:劳动市场逆转(并证明劳动市场不如预期强劲)尽管最近的就业数据出人意料上升,但就业增长的领先指标目前显示放缓,其中包括全国独立企业联合会(NFIB)的小型企业招聘意向调查。有关调查结果显示,除了最近小幅上升之外,六个多月以来一直呈现下降趋势,且离职率(选择离职的人)也下降。Picture21.jpg
非农业就业数据显示最近就业状况强劲,主要是由教育、政府招聘及一些健康护理领域等非周期性行业所推动。大多数其他行业的就业人数只是持平,或甚至裁员。
与全职相比,兼职就业人数呈现急剧上升趋势,速度与2001年及2007年的情况相似,过去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就业市场更广泛放缓。
利率的限制性太强我们的观点是,中性实质政策利率远低于目前水平。我们认为,随着通胀下降,令到实质政策利率变得更具限制性,联储局便需要以市场目前所预期更快的步伐减息。通胀降温的速度将决定减息的步伐,除非经济增长及劳动市场前景受到冲击导致加快减息。减息周期或会进一步推迟,但有更多理由预期目前的普遍市场观点将会逆转。如果这种转变发生,优质美国债券应会有不俗的表现。
想搜寻或投资相关基金?立即打开汇立银行App按【 自选基金 >债券基金 】了解更多及进行投资!
重要声明本文件仅供一般参考,且不构成专业投资意见或对任何人作出买卖、认购或交易任何投资产品或服务的要约、招揽、建议、意见或任何保证。本文件仅用作一般评估,并未考虑任何特定人士或特定类别人士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特定需求等,本文件并非专为任何特定人士或特定类别人士拟备。 投资产品或服务并不等同,亦不应被视为定期存款的代替品,不会受香港的存款保障计划所保障。有关资料或意见由汇立银行开发及/或取自汇立银行可靠之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资料供应商及基金公司),但汇立银行恕不就其准确性、正确性、可靠性或其他方面作出任何保证或声明,亦不就本文件之内容的任何遗漏或错误承担任何义务或责任。 汇立银行不会就本文件所载之资料或意见负责或认可。投资涉及风险,基金价格可升可跌,甚至可能变成毫无价值。过往表现并非未来绩效的指标。 汇立银行并无对未来表现作出任何陈述或保证。 本文件中任何对利率、汇率或巿场价格的未来可能变动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任何预测仅为参考意见,并非利率、汇率或巿场价格的未来实际变动或未来实际发生的事件(视属何情况而定)的保证指标。你不应基于本文件而作出投资决定。你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须评估本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及经验、承受风险的意愿及能力,并了解有关产品的性质及风险。汇立银行概不就因使用或依赖本文件所载之资料或意见而产生的任何直接、间接、特别、偶发或相应损害承担任何责任。如有需要,你应征询独立财务顾问的意见。汇立银行为《银行业条例》第IV 部之下的认可机构,以及《证券及期货条例》之下的注册机构(CE 编号:BOJ558 ),获准经营第1 类(证券交易)及第4 类(就证券提供意见)之受规管活动。本文件由汇立银行刊发,内容并未经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审阅 。